重要成果展示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 重要成果展示 >> 内容
《战国文学史论》

发布日期:2010-11-24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科研处字号:[ ]


【所有作者】方铭
【获奖情况】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出版信息】商务印书馆2008年
【成果简介】
    《战国文学史论》虽然是出版于1996年的《战国文学史》的增订版,但增加的篇幅在30万字以上,超过了原书的一倍,同时,对原书的大量内容,都有进一步的提升。所以,《战国文学史论》可以看成一部新的学术著作。
  《战国文学史论》是研究战国时期文学史和学术史的一部专著,该书把战国文学置于战国时代的人文环境之中,在战国的时代精神中把握战国文学的个性,对战国时代的社会思潮、战国时代的文学观念以及战国论说体文学、叙事体文学、抒情体文学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作了详细具体的研讨论述。
  《战国文学史论》主要章节包括:引论,战国文学史研究的对象及方法;第一章,战国巨变与战国文学家人文环境的改变;第二章,战国文人的著述风气及著述的繁荣;第三章,战国时期的主要文学思想;第四章,战国论说体文学研究;第五章,战国叙事体文学;第六章,屈原及战国抒情体文学;第七章,宋玉及战国赋体文学;结语,战国文学主流及其历史地位;余论,对战国文学的再认识。
  《战国文学史论》最重要的贡献,是致力于建立一个在中国固有文学观念基础上的战国文学研究体系,这个研究体系主要表现在对研究对象的选择上。 20世纪以来,学者研究中国文学,都是以19世纪以来西洋的文学观念为取舍标准,没有考虑到“文学”一词,本来就是中国固有的学科名称。而且,在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文学家按照自己的文学观念,进行着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也正因此,20世纪以来,对中国文学的研究,往往忽视中国文学的本体性特征,难免有隔靴搔痒之弊。《战国文学史论》的引论《战国文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一文中,通过对欧洲文学发展过程的考查,提出文学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特征,因此,对战国文学史的研究对象,必须依照战国时期的文学观念来抉择。
  该书认为,先秦时代的经学、诸子、史传,不是体现了文、史、哲不分,或者称为文学和非文学界限往往不清,而事实是,经学、诸子、史传本身就是先秦时代文学之士从事的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学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同时也是一个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范畴。违背历史,违背民族特征,而要寻求一个抽象的文学概念那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在区分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时,不能用今天的文学概念去套历史上存在过的文学概念,也不能用非中国的文学概念来套中国的文学概念。我们研究文学时,关注文学概念的历史特征和民族特征,无疑是必要的。
  为了说明还原中国固有文学观念的合理性,该书还引用西方著名文艺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的一段话:“事实上,我们关于文学的解释正是随着我们现在所说的‘浪漫主义时期’而开始发展的。关于‘文学’这个词的现代看法只有在19世纪才真正流行。就这个词的这种意义而言,文学是历史上最近的:它是在大约 18世纪末某个时间发明的,乔叟或者甚至蒲柏很可能认为它极其奇怪。最初出现的是把文学范畴缩小到所谓的‘创造性的’或者‘想象性的’作品。”所以,东西方文学的演变规律,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就是虽然今天的文学概念不包括过去曾经作为文学存在的某些形式,但是,对于我们研究者来说,特别是对于着眼于建立文学理论体系的学者来说,我们应该把那些历史上存在过的文学形式看作是今天文学的历史,而今天的文学观念正是在历史的演变中逐渐形成的。
  作为学界第一本研究战国时代断代文学史的专门著作的增订本,该书史论结合,相比一般文学史著作,不仅具有更强的理论深度,而且又具有更广阔的文学内涵。
  《战国文学史论》相比于《战国文学史》增订了30多万字,除了在研究对象的拓展、材料的丰富、论证过程的严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以外,在体例的史学拓展上,由单纯的文学史平面舒展为作家生活的时代环境、思想变迁和社会著述风气的考察,这样文学史就有了更可靠清晰的史学理据,对阐释战国文学的共同性和差异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战国文学史论》既保持了过去文学史的史学,又增加了历史学的史学和考古学的内涵,而以论实名又体现了该书注意表达自己的理论思维的期待。《战国文学史论》重点研究了开放时代战国的新风气建立、对传统文化的重新思考以及思想思潮的蜕变等,然后切入战国时代时期的文学思想,再全面展示其言说、叙事、抒情文体的方式与过程。是一个全新的以写作学为出发点的文学史理念,对文学史的断代做出了更为合情合理的划分。
  该书精心编排章节,详细引用资料,每一个章节都是独立的学术论文性质的研究,同时,又注重理论的阐发和比较方法的运用。如以文体为文学史的叙事方式,改变了过去用时间或者作家为主的叙述方式;如关于儒家三子,《黄帝四经》和《老子》、《文子》、《管子》等等不同的文体风格的板块建构,既能够看到整体风貌,也可以观察其脉络,还可以看出各自的形成、风格与彼此关系,然后从文章学的角度进行写作的个性、风格等的理论论述。又如作者在分析了战国文学与六经儒家思想文化写作的一贯性之后,明确指出战国文学以“奇诡辩丽”的风格见长,然后与欧洲的浪漫主义运动比较,提出战国文学与欧洲的浪漫主义具有一致性,说明一个具有创造力的时代,其思想及文学具有某种浪漫主义的品格。如把道家区分为黄老道家与杨朱、庄子道家,提出对《黄帝四经》的文学思想的研究,探讨战国文学与孔子及六经的关系,对屈原悲剧性的认识及其历史根源的追溯,对战国文学主流与战国文学特征的总结等,论述既持之有故,言之亦自然成理,不仅如此,书中对战国文学作家作品存佚情况的文献整理较为完备,考证公允。对于古典文学研究者来说,这些都具有相当的学术参考价值。
  考古学历来是文史研究的重要支撑,还常常引起方法论的鼎新。注意广泛吸取考古学成果,也是此书追求科学性的显著标志之一。例如,《礼记》的成书与资料来源,所谓记,实际上是战国时代出现的补经之作,过去常常有人认为《礼记》可能是汉代人写作的,但是,如《孟子》和《荀子》,特别是《荀子》,大量与《礼记》一书重复。该书根据《汉书》记载的古文《礼记》分析,应该是战国时代写作。然后结合荆门出土的《郭店楚简》和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书中关于《礼记》中《缁衣》等篇目文献,确定《礼记》写作的时代是战国。但《礼记》在流传的过程中出现过一些复杂的情况,从而审慎指出《礼记》的绝大部分篇章是战国时代写作的。
  《战国文学史论》该书将战国文学当作一个独立的整体进行研究,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战国时代的文学,在许多关键性的学术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是目前最完整和最深入的一本关于战国文学全貌研究的重要学术著作,该著作的出版,对推进战国文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创新价值和实践意义。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