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成果展示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 重要成果展示 >> 内容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声调浮现过程》

发布日期:2019-05-15访问次数: 字号:[ ]




【作者】陈默


【获奖情况】2017年获北京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出版信息】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


【成果简介】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声调浮现过程》主要包括三部分研究内容;第一部分是汉语声调浮现过程的实验研究,有四个实验研究,包括汉语声调特征、汉语声调范畴的浮现过程、汉语单字调和音段成分发展模式以及声调教学策略学习效应的实验研究;第二部分是双语模型的构建研究,包括生长型“树形结构”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的构建、算法的实现以及双语模型语音表征的建立;第三部分是计算机模拟研究,有三个模拟研究,包括汉语声调特征浮现过程模拟、汉语声调范畴浮现过程模拟以及汉语声调教学策略学习效应模拟。行为实验研究跟计算机模拟研究结果是吻合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和观点:

   (1)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声调的浮现基于语音特征的自组织,语音特征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以及内部声调特征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决定了汉语声调的发展。在声调的认知过程中,学习者首先对声调特征进行提取,然后进行特征比较,对不同的声调特征赋予不同的权重,然后把具有共性的特征进行聚类,形成稳定的声调范畴,声调浮现而出。

   (2)在声调特征的自组织过程中,声调特征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四类声调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由于物理声学、生理因素、主观感知因素、母语系统以及普遍认知发展规律的影响,第二语言学习者通过知识的增长和环境的改变,不断地调整着声调特征、四类声调的起中末点以及音段成分和声调之间的权重关系,从而造成了调值和调形特征发展程度的差异、不同调类发展程度的差异,调值范畴和调形范畴发展程度的差异以及音段和声调发展程度的差异。

   (3)外部环境因素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声调的浮现有重要的影响。语言知识的增加使学习者汉语声调的发展逐渐进步。体现在中级学习者好于初级学习者,初级学习者好于零起点学习者。

   (4)音节的性质对声调感知和产出的影响是很大的。把不同声调的语音特征附着在不同音节的语音特征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既可以利用不同音节的语音特征区分不同音节,同时也可以利用声调的声学特征来区分不同声调,学习者可以利用的语音线索比较多,增加了可注意的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声调学习的难度。如果把声调语音特征附着在相同音节的语音特征上,学习者没能获得足够的可注意资源,可利用的语音线索也很少,导致了声调感知和产出难度的增加,学习效果相对比较差。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