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新闻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 科研新闻 >> 内容
我校喜获6项2023年度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发布日期:2023-12-11访问次数: 字号:[ ]


近日,2023年度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揭晓,我校中标6项,其中规划项目重点项目1项,规划项目一般项目2项,规划项目青年项目3项。规划项目重点项目为李先银研究员的“北京话口语语料库建设和应用研究”。规划项目一般项目为侯文华教授的“早期儒家著述观念与文献书写形态嬗变研究”、宝音博士的“国家安全视域下的北方跨境语言资源库建设研究”。规划青年项目为韩雨婷博士的“基于智慧测量技术与大语言模型的首都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研究”、张佳博士的“国际中文学习者汉语能力的认知神经机制及其预测模型构建”、郑航博士的“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汉语情感语义认知与加工研究”。

 

项目简介:

1.李先银研究员的“北京话口语语料库建设和应用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规模建设口语语料库成为可能和现实。本项目聚焦北京话口语语料库的建设和应用研究。一个任务是,探索制定北京话自然口语语料的采集和精细转写标准,基于多模态、多领域、多类型、多场景、多年龄、多层次设想建立一个北京话口语语料库,为北京话语言资源保护和北京话口语语法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为北京文化的传承提供支持。另一个重要任务是,在互动语言学视角下进行北京话口语语法的相关研究,从语言形式出发,观察北京话口语形式(如“得了吧”“瞧你说的”等)在互动中的塑造及惯例化。秉持“基于使用”的研究理念,始终关注“功能和形式的匹配”和“社会因素对语法的影响”这两个核心问题,力求一方面挖掘语言事实,做到描写充分,另一方面,通过对北京话多个个案的考察与分析,深化对于语法作为互动中浮现的惯例的认识,挖掘语言表达机制,做到解释充分。

2.侯文华教授的“早期儒家著述观念与文献书写形态嬗变研究”

早期儒家采用怎样的书写形态撰写文献,是其深层思想观念的直接反映。从某种意义上说,早期儒家文献书写形态研究本质上就是早期儒家思想史研究的一个方面。然而,在学术史上,早期儒家文献书写形态的研究一直都是一个被简单化处理了的课题。近些年来,虽然学者们对单个文献的文体形态有一些较为深入的探讨,但其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以及背后的观念动因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本项目将在前人相关成果的基础上,聚焦于早期儒家文献,将宏观理论研究与微观文本研究有机融合,将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紧密结合,在充分的文本细读基础上,综合运用文字学、文献学、文体学、历史学等邻近学科相关成果,对早期儒家文献的书写体例、结构体制进行深入解析;摒弃传统的进化论思维,不再将语录、对话、论说文简单描述为由低级到高级的进阶过程,而是回归到原初语境,理解早期儒家选择书写体例时的心理原因以及不同书写体例所持有的独特文体优势;既勾勒出一条早期儒家文献书写形态嬗变史,同时也还原出一条清晰的早期儒家著述观念演变史。

3.宝音博士的“国家安全视域下的北方跨境语言资源库建设研究”

跨境语言是国家多功能综合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具有国际交际、跨境文化传播、边境安全信息收集和跨境民族认同等非跨境语言所不具备的特殊社会功能,是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研究的重要对象。科学保护跨境语言进程,有利于跨境语言文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有利于跨境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利于边境互利繁荣与稳定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跨境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具有其特殊的语言资源价值;第二,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跨境民族的语言态度、境内外语言的使用现状及其语言功能,并系统描写和探索跨境语言的演变动因;第三,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跨境之间的交流和交往日益密切频繁,语言接触扩大化,出现了语言转用、语言兼用、语言弱化等现象。跨境语言作为一种国家战略资源,有着特殊的作用。我国北方边境线较长,语言安全是国家安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北方跨境语言资源库建设对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提供科学的数据依据。

4.韩雨婷博士的“基于智慧测量技术与大语言模型的首都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研究”

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持续推动我国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尽管毕业生人数连年增加,但就业市场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尚未得到有效缓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帮助学生们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本研究拟通过智能技术深化职业规划教育服务,协助学生找准定位,明确有弹性的职业期望,制定阶段性职业发展规划,增强就业意愿。首先,构建职业心理测评的综合评估模型;其次,整合评估工具并基于智慧测评技术开发职业心理自适应测验平台;最后,在对学生的职业心理特质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实现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个性化职业规划指导。研究具有培育正确认知、推动个人成长、实现稳定就业的现实意义。

5.张佳博士的“国际中文学习者汉语能力的认知神经机制及其预测模型构建”

纵观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现有的关于汉语能力测试与评价的研究多集中在对行为指标的探索,然而为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学和推广,应该首先对汉语能力的认知神经机制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该项目拟探究国际中文学习者汉语能力的认知神经机制,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汉语能力的预测模型。具体包含以下几个目标:明确元语言意识对国际中文学习者汉语能力的贡献;揭示不同语言背景国际中文学习者汉语能力的神经机制,并检验其与中文母语者的异同;构建可以用于预测国际中文学习者汉语能力的预测模型。该项目的开展不仅有望获得对国际中文学习者汉语能力的认知神经机制的全新认识,研究成果也会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6.郑航博士的“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汉语情感语义认知与加工研究”

达尔文的The Expression of the 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s揭示,情感表达具有生物进化普遍性和族群差异性特征。在跨文化情感认知情境下,情感信息在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之间传递。当说话人(A 语言母语者)所意图表达的情感语义——包括情感类型、情感极性和情感强度——与听话人(B 语言母语者)所感知到的情感信息不对等时,就会出现交际障碍甚至误解。本项目旨在考察在汉语作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汉语二语者是如何加工汉语情感语义的?不同母语文化背景的二语者在加工汉语情感表达时是否存在认知差异?如果存在,造成差异的地缘文化和语言亲族因素、二语习得因素和心理加工机制是什么?本项目成果将为二语情感语义教学和培养二语者的汉语情感认同提供参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