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 >> 内容
关于做好北京市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3-03-20访问次数: 字号:[ ]


各单位:

根据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北京市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的通知》(京宣发〔2023〕3号),经市政府同意,我市决定开展北京市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现就做好北京市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教育系统)评选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荐单位及参评成果范围

(一)推荐单位

各区教委、燕山教委、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各有关高等学校。中小学以区教委为单位推荐,高等学校以学校为单位推荐,不受理个人申报。

(二)参评成果范围

参评成果分党的创新理论、学科学术、决策咨询与社会服务三类,其中学科学术类分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研究”纳入党的创新理论类)、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法学、历史学、管理学、语言文学、艺术学·新闻传播学、交叉学科·综合等12个领域(类型)。

参评成果范围为2020年7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公开出版或发表的著作、论文、调研报告、社科普及读物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对于学科学术类成果,属2017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期间公开出版或发表,经实践检验产生了重大社会效益或学术影响,且之前未申报的,也可申报。

二、申报方式

本次评奖采取网上申报方式。申报人和推荐单位登陆“北京社科”网(www.bjsk.org.cn)“业务系统”栏目中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管理系统”(以下简称“评奖系统”)进行申报。

三、申报数额

本次申报采取限额推荐方式。我校限额申报9项。其中,“党的创新理论”最少2项,“决策咨询与社会服务”最少1项,“学科学术”类成果不多于6项。

四、申报程序

(一)个人申报

请申报人认真阅读《申报指南》(见附件1),按照填报说明要求,认真填写《北京市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书》(以下简称《申报书》),在评奖系统中提交《申报书》、参评成果全文(PDF版)和证明材料(PDF版)的电子版,扫描件形式提交《申报书》承诺书(签字)、成果封面、版权页、合作者等成果重要信息页电子版。因申报材料不合格影响评选的,申报人自行负责。

(二)申报成果初审

各推荐单位对《申报书》和申报成果进行初审。审查要点:(1)申报参评成果范围、申报资格是否符合《评奖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规定;(2)是否符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有无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争议;(3)有无伪造材料、弄虚作假、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4)评审材料、申报手续是否符合本申报通知的规定。

(三)申报成果遴选及意识形态审核

各推荐单位按照《实施细则》中三、评奖工作程序及要求和“六、纪律”的相关要求,组织专家按照成果评价标准对申报成果遴选,对申报成果的政治方向和学术水平进行审读审查,通过后在《申报书》中签署单位推荐意见,加盖单位党委(党组)章和单位公章。

(四)拟推荐成果公示

拟推荐成果在本单位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

(五)推荐成果汇总

各推荐单位将在本单位公示无异议后的申报成果信息进行汇总,登陆评奖系统录入单位推荐意见和意识形态审核意见,打印《北京市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推荐一览表》(以下简称《一览表》),加盖推荐单位公章。

(六)推荐成果材料报送

5月4日前,各推荐单位在评奖系统中提交本单位各项推荐成果的申报材料(电子版),上传加盖单位公章的各项推荐成果《申报书》盖章页和《一览表》电子版(PDF版)。

各推荐单位纸质申报材料报送要求和报送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五、工作要求

1.各推荐单位要高度重视此次评奖工作。坚持质量导向和精品意识,坚持政治标准与学术标准统一,按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好本届社科评奖工作,发挥高校学术委员会等有关组织作用,把好学风关,确保成果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正确。推荐的参评成果严格按《评选条例》和《实施细则》要求和程序执行。

2.各推荐单位要广泛动员申报。积极鼓励党的创新理论类、决策咨询与社会服务类优秀成果申报。各推荐单位党的创新理论类成果推荐比例原则上不低于20%,决策咨询与社会服务类成果推荐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0%。

3.各推荐单位要切实落实审读审查责任。对推荐成果意识形态审查不严的,将依据评奖工作有关规定处理。

六、我校安排

1.4月13日下午5:00前,申报人完成评奖系统网上申报,并下载《申报书》,交给二级单位科研秘书。二级单位科研秘书将所有《申报书》和签字盖章的《师德师风、学术道德和意识形态鉴定表》(附件5)PDF扫描件发送至科研处邮箱。

2.如果申报数量超过我校限额,科研处将组织校学术委员会进行审议,评选出我校拟上报的9项科研成果。

3.4月下旬进行校内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

4.后续各种材料的提交方式科研处将直接联系申报人。

5.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佳纹、金飞飞

电话:82303071、15321113103

邮箱:lijiawen@blcu.edu.cn

 

附件:1.《申报指南》

2.承诺书

3.学科代码(国际)

4.填报说明

5.师德师风、学术道德和意识形态鉴定表

 

科研处

2023年3月17日



[附件下载]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