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新闻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 科研新闻 >> 内容
再创佳绩!我校5项成果获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发布日期:2024-08-26访问次数: 字号:[ ]


2024年7月底,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结果正式公布,全国共有1496项成果获奖(含香港、澳门高校获奖成果)。北京语言大学在本次评选中再获佳绩,共有5项成果获奖。其中,著作论文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青年成果奖1项。具体为:

熊仲儒《英汉形容词的句法语义研究》(著作论文奖二等奖)

徐朝东《切韵汇校》(著作论文奖二等奖)

李宇明《人生初年——一名中国女孩的语言日志》(著作论文奖三等奖)

王绍新《隋唐五代量词研究》(著作论文奖三等奖)

玄玥《完结范畴与汉语动结式》(青年成果奖)

 

熊仲儒教授的著作从英汉对比的角度研究英汉两种语言中形容词的句法语义问题,分别考察了主要谓词、次级谓词与定语位置上的形容词,涉及的构式有差比句、等比句、形容词重叠、动结式、指宾状语、形名短语与形名复合词等。在此基础上,根据生成语法构拟出轻形容词、量度范畴、谓性范畴、量化范畴、比较范畴等跟形容词极为相关的功能范畴,并用这些功能范畴与时制范畴、焦点范畴与达成范畴等揭示出英汉形容词在句法语义上的共性和差异。在诸多功能范畴中,本书认为轻形容词、量度范畴与谓性范畴对形容词的句法语义的影响最大。

徐朝东教授的著作首次将唐五代写本宋跋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原书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王三”)、敦煌写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原书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王一”)与裴务齐本王韵(原书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王二”)汇集在一起,全面吸收了唐兰、魏建功、周祖谟、龙宇纯、余迺永等前修时贤的校勘与研究成果。《切韵汇校》主体以王三为底本,并列王一与王二,对文本完整标点、系统的校勘,向读者提供一套可靠而准确的通行读本。

李宇明教授的著作完整记录了“80后”中国独生子女儿童冬冬0-6岁半的语言习得过程和行为,记录始于1985年1月16日,止于1991年7月29日,中间除偶有中断外,整个研究数据历时长达2200余天,内容近百万字。整体以日志形式呈现,对儿童的语言发展及身心发育进行了全方位的、细腻的、连续不断的观察记录,展示了儿童在人生最初6 年成长中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种种量变和质变,是个体语言发展与身心发展的全景式记录。

王绍新教授的著作对隋唐五代共442个量词做了穷尽式的描述,并对每一个量词追根溯源,概述其自产生至本期的发展脉络,详述在本期的各种用法,简介了本期之后的存续及变化。最后总结了本期的新生量词、复音量词、量词的独用及重叠、兼类、换用与连用、本期的指量结构与“名+量”结构,还有因诗歌高度发达而出现的非典型数量名结构。

玄玥教授的著作重新审视动结式补语的功能,从动词体貌性质来考察结果补语,经过句法测试证明其中的补语具有“完结”功能;并根据句子论元的句法性质“受影响性”,来确定宾语论元的位置。基于补语的完结性和宾语论元的受影响性这两个句法性质,提出“完结短语”句法结构,并将这个思路贯穿到实义动结式、意义虚化的动结式、动趋式、动宾结构、致使句、把字句、体标记语法化等句法现象的分析中。此外,本书还考察了66种语言,提出动词的“完结”语义范畴是一种语言共性,并总结出词义整合、屈折形式、动前成分、动后成分、小句结构等5种形式的类型差异性。

开展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奖工作,是教育部为表彰奖励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取得的突出成绩,展示高校社科界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成果,推动高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举措。高校普遍将该奖项视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该奖每三年或四年评选一次,迄今已成功评选了九届。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