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获得4项202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 | ||||
| ||||
近日,教育部社科司发布了《关于202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的通知》,我校4项课题获得立项,分别为:邵艳秋教授的“多层次一体化古代汉语语义依存资源建设及大模型辅助语义分析技术研究”,范珊珊博士的“区域国别化视野下的汉语声调习得机制与教学研究”,邵玉琢博士的“阿曼文化史研究”,以及辅导员刘珊老师的“网络亚文化下青年精神异化及价值引领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是教育部面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设立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本年度我校首次获批高校辅导员研究专项,实现了我校在该类研究专项的突破。学校历来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积极创造条件提高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在校级思政专项研究课题的基础上,目前,学校科研处和学生处正在联合制定校级辅导员专项方案,加大对辅导员开展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孵化培育高级别辅导员项目,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不断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项目介绍: 邵艳秋教授的“多层次一体化古代汉语语义依存资源建设及大模型辅助语义分析技术研究” 古代汉语语义分析对于挖掘古汉语中的历史文化知识、深入理解古代汉语文本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相对于现代文,古文深层语义分析的相关研究几乎为空白。本课题在前期现代汉语语义依存分析标注规范基础上,针对古代汉语的特殊性对句子级语义依存标注规范进行补充,完善古文语义依存标注规范。同时,面向篇章级语义分析,设计句子-篇章多层次一体化的语义依存标注框架,建设古文篇章级语义依存分析语料库。为解决数据稀疏导致模型训练效果不好的问题,基于大语言模型构建古代汉语语义分析伪数据,再结合传统语义分析方法构建语义分析模型。丰富古代汉语深层语义资源建设,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籍的自动化深层语义分析工作。 范珊珊博士的“区域国别化视野下的汉语声调习得机制与教学研究” 区域国别中文教育需要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定情况优化教学策略与方法,需要考虑各国的语言环境、文化背景、学习者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性,以提供更加贴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中文教学。因此,区域国别化视野下的中文教育研究不仅可以为教学提出针对性的建议,而且可提高中文教学效果,最终在已有二语习得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区域国别化的研究新视角。从学习者的母语背景看,声调语言、非声调语言学习者的汉语声调习得机制与过程有何差异仍需要深入探讨。本项目在区域国别化的视野下,结合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相关理论,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考察声调语言、非声调语言学习者的汉语声调加工机制与习得过程,构建区域国别化视野下的语言习得教学的新方法与新模型。 邵玉琢博士的“阿曼文化史研究” 阿曼地处阿拉伯半岛东南角,早在公元前3000年已经出现了人类文明活动,公元8世纪开辟了通往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阿曼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并存的独特文化形态,伊斯兰教传入后阿曼接受了伊巴迪教派信仰,坚持宗教宽容信仰对话的原则是最突出的宗教文化特征。16至17世纪,反殖民抗争催生了民族独立意识,形成了族权、神权、王权统一的王朝政治,构成了现代阿曼王权宪政的政治文化来源。1970年后,阿曼苏丹卡布斯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阿曼文化完成了对伊斯兰教传入前的“古代”和海上帝国鼎盛时期“中世纪”的告别,以一种新的姿态融入世界体系中,呈现出包容开放的文化“现代性”生成模式。本项目综合运用历史、文学、宗教的研究方法,以时间为轴构建阿曼文化谱系,梳理宗教宽容信仰对话的思想体系,探索阿曼文化“现代性”的生成机制。 刘珊辅导员的“网络亚文化下青年精神异化及价值引领研究” 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当下网络青年亚文化新样态不断涌现,如搭子社交、锦鲤祈愿、躺平主义等。这些亚文化凭借迥异于主流文化的魅力特征,不仅影响着青年学生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道德养成,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价值观的消解。本课题旨在拓展青年亚文化的研究范式,揭示网络青年亚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表征风格;以热点样态和焦点问题为导向,拆解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异化过程及成因,从而明确青年群体的发展需求,构建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引领路径。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