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研究学术研讨会日前在澳举行
| ||||
| ||||
在澳门理工学院、北京语言大学、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联合组建的澳门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一周年之际,澳门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研究学术研讨会于11月24日-25日在澳门理工学院举行。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澳门语言文化研究中心首席顾问许嘉璐,教育部部长、国家语委主任李卫红莅临开幕式。出席开幕式的领导还有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交流司正司级巡视员谢伟民,教育部港澳事务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丁雨秋、副主任刘建丰,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澳门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管委会主任王路江,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澳门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管委会主任姚喜双,中央人民政府驻澳联络办文化教育部副部长张晓光,外交部驻澳特派员公署综合部参赞张云飞等。澳门理工学院院长李向玉主持了开幕式。
在开幕式上李卫红副部长代表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对澳门理工学院、北京语言大学、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共建的“澳门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希望本次研讨会能为特区的语言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学术支持。许嘉璐副委员长在开幕式后做了大会主题演讲。他指出: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的研究,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都是一个艰深的研究课题。之所以说它艰深,小而言之,它牵涉到语言感情、语言态度,大而言之,它涉及到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是一个敏感度极高的课题。对于澳门这样一个繁体字、简体字“双文”,汉语普通话、粤语、英语、葡语“四语”的地区,如何做好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的研究,难度和敏感度更可想而知。也正是因为它的艰深,它的敏感,才值得以极大的勇气去探索它,以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它。他表示,希望并且深信,这次研讨中各位专家所提出的重要学术观点,未来一定会为澳门特区政府进一步科学施政提供学术上的支持,一定会为世界上类似地区同类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借鉴,也一定会为语言学的研究积累新的经验。
在两天的研讨会上,来自中国内地、澳门、香港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近30名专家学者,围绕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语言政策制定和实践、“一国两制”精神与港澳语言规划和政策、多语竞争与语言和谐、社会文化张力与语言活力、多语社会中的正式语文与非正式语文的关系、文化接触与城市方言研究等议题展开了研讨。我校曹志耘、张维佳两位教授分别也以“中国方言文化典藏:初步计划和举例”和“中国城市语言接触中的时间维度”与会交流,受到一定好评。
主办本次会议的澳门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是由澳门理工学院、北京语言大学、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联合建跨境研究机构,成立于2009年11月17日。中心发展旨在充分发挥三方各自优势,整合学术资源,开展对澳门地区语言发展战略,语言文化的历史及现状、汉语教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以提升澳门特别行政区语言文化建设的水准。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