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社科规划办李建平研究员为我校师生作学术报告-北京语言大学科研处网站
科研新闻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新闻 >> 科研新闻 >> 正文
北京市社科规划办李建平研究员为我校师生作学术报告

发布日期:2008-06-04 访问次数: 字号:[ ]


  2008年6月2日下午,在会议中心第二会议室,北京市规划办副主任李建平研究员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魅力中轴线”的精彩报告。
  李建平研究员在报告中对北京城市建设、文化建设的历史、现状、未来作了精彩的分析和概括。报告从元大都的规划谈起,对明代北京城、清代北京城、民国北京城的规划与设计做了回顾。特别指出,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化的大都市,北京的中轴线是最值得注意的。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全城。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中轴的建立使北京产生了独有的壮美和秩序感。中轴线从永定门开始,经天桥、牌楼、正阳门、大清门、端门、午门、景山、地安门、钟鼓楼,通过精心的规划与设计,形成了特殊的围合空间。
  报告指出600年前北京紫禁城的修建,确定了封建帝王“面南而王”的帝都格局;新中国开国大典和20世纪50年代的天安门广场改造,确定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北京城市面貌;国家奥林匹克公园修建,确定了北京城走向世界,是北京城的三个里程碑。
  最后通过奥体中心、奥林匹克公园、清洋河引水渠、生态廊、湿地景观等大量新建筑新景观的讲解,指出,北京的发展要保持中轴线的魅力,1991—2010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也认为就整个北京城的发展而言,中轴南延长线要体现北京城“南大门形象;中轴北延长线要保留宽阔的绿带,在其两侧和北端的公共建筑群作为城市轴线的高潮与终结,突出体现21世纪首都的新风貌。
  报告内容丰富,极富文化内涵,辅之以大量难得一见的老照片,使听众仿佛穿梭于时光隧道,对北京城及北京文化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有着清晰的感知和热切的期盼。报告结束后,李建平研究员还与听众作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报告加深了对北京的认识,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受益匪浅。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