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喜获三项2009年度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项目-北京语言大学科研处网站
科研新闻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新闻 >> 科研新闻 >> 正文
我校喜获三项2009年度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项目

发布日期:2009-05-13 访问次数: 字号:[ ]


      日前,我校喜获三项2009年度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项目,分别是赵旻研究员主持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研究》;学生处李志军副研究员主持的《北京外语外贸院校京外生源毕业生就业地域趋势研究》;信息科学学院陈霞老师主持的《文科院校理工类专业就业问题解析》。
      市委教育工委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部署,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为工作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决定2009年度继续进行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项目招标工作。该次招标课题分为战略课题、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和支持课题四个类别。战略课题研究对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普遍、长期、宏观指导意义的问题。重点课题研究工作中重大的、亟需破解的难题。一般课题研究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支持课题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具体实践性问题。我校中标的三个项目分别为1项一般课题,2项支持课题。
      2009年度我校获批的课题数为三项,是近年来我校在该项招标工作中第一次获得立项,为不断推进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实践探索以及争取更高层次的研究课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项目简介:
      一、 一般课题:《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研究》(赵旻主持)
目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借鉴意义,特别是对国际性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的思考尚属空白,这使得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的研究具有了重要的实践意义。该项课题旨在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应作为中外师生兴趣的重要交汇点和进行国际性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博雅教育”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对校园建设作用的主要途径、以及确定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国际性大学校园文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内容等三方面内容的探讨,深化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国际性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寻求中国传统文化对国际性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二、 支持课题:北京外语外贸院校京外生源毕业生就业地域趋势研究》(李志军主持)
当前情况下,北京地区人才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北京高校毕业生不愿离京就业问题日益严重,如何引导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改变就业观念、离京就业将成为下一步北京地区就业工作地重点和难点。该项课题旨在通过对北京地区外语外贸类院校近五年毕业生就业地域的选择趋势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域选择取向,分析造成这种取向的原因,判断毕业生就业地域选择的趋势,为北京地区就业主管部门和高校,尤其是外语外贸类院校引导毕业生京外就业、做好就业工作决策等提供参考依据。
 
      三、     支持课题:《文科院校理工类专业就业问题解析》(陈霞主持)
文科院校的部分理工类专业毕业生出现就业难现象,成为文科院校理工科专业稳定发展的潜在威胁。该项课题通过对文科院校理工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进一步探讨解决文科院校理工科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思路,为工作在一线的就业工作者提供解决这类难题的方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