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喜获3项2018年度国家语委项目
| ||||
| ||||
近日,国家语委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2018年度国家语委科研项目立项名单,我校获批三项。其中重点项目一项,为刘柳博士的“西班牙语世界西语语言文字规范管理机制研究”;一般项目两项,为饶高琦博士的“语言信息处理技术评测的规划与开展”和王靓博士的“俄罗斯及中亚地区汉语传播现状研究”。 项目简介: 1.刘柳博士的“西班牙语世界西语语言文字规范管理机制研究” 本项目拟在现代语言规划理论的框架内,通过文献梳理、社会调研和数据采集等方式,研究18世纪以来西班牙语国家在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对其通用语言西班牙语所做的语言协调工作,从内容、机制和动因三个层面综合展现西班牙语国家语言协调的历史进程和时代特征,构建语言协调模型,进一步推动语言规划理论建设,丰富我国对世界语言生活状况的研究成果。语言协调研究主要属于语言本体规划范畴,又与语言地位规划、习得规划、声望规划密切相连,是语言规划的基石和核心,也是研究一国语言生活状况的理想切入口。运用现代语言规划理论来研究西班牙语语言协调问题,将极大推动目前国内学人关注较少的西班牙语国家语言研究。此外,从中国视角对西班牙语语言协调问题进行研究,可为西班牙语世界贡献中国智慧,让西班牙语学界听到中国声音。 2.饶高琦博士的“语言信息处理技术评测的规划与开展” 技术评测是过去二十余年间加速语言信息化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也是汇聚学术界成果实现科研转化的重要途径。我国语言信息化技术评测虽然开展多年,但在国际影响力、权威性、技术推动力等方面均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技术评测的一般规律和方法亟待研究与探索。汉语句法错误诊断是语言信息处理领域近年来的新兴热点,课题组与该领域国际技术评测组织方在学术和组织上有紧密合作。本项目拟通过调研所得的组织方法与原则对该评测活动进行优化。 3.王靓博士的“俄罗斯及中亚地区汉语传播现状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进一步促进了“五通”。民心相通,离不开语言互通互解,汉语传播面临最好的机遇与挑战。 在此背景下,本项目拟以“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国家地区——俄罗斯及中亚地区的汉语传播现状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各国相关语言政策、学界研究动态、民众接受度的基础上,以俄罗斯、中亚地区五国高校和当地几所孔子学院为考察点,通过大数据采集,对目前俄罗斯及中亚地区的汉语传播现状进行特性总结。并拟以时间为线,通过历史上的汉语传播情况与当下汉语传播情况的对比,探讨“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总结国别化、普适性成功经验,着力于为未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汉语传播提供一定的经验范本,为“一带一路”倡议在语言传播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拓深提供参考素材。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