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承办第三届中法语言政策与规划国际研讨会-北京语言大学科研处网站
科研新闻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新闻 >> 科研新闻 >> 正文
北语承办第三届中法语言政策与规划国际研讨会

发布日期:2016-11-04 访问次数: 字号:[ ]


     11月1日至2日,第三届中法语言政策与规划国际研讨会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外专局,法国文化与通讯部,法国外交与国际发展部,法国国民教育、高等教育与科研部,法国驻华大使馆,法国对外文化与教育局联合主办,北京语言大学承办。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杜占元、法国文化与通讯部法语总司司长罗伊克·德佩克、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许涛、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杜越、教育部语言信息管理司副司长田立新、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副校长曹志耘,以及来自中法两国相关部门的政府官员及专家学者200余人出席会议。

本届会议主题为“语言发展与文化多样性”,下设四个分论坛:语言政策与规划、语言保护与文化多样性、语言服务与语言传播、法语教育与汉语教育。此次会议中法两国政府签署了语言文字交流合作协议,这是国家语委首次签署的双边合作协议,并发布第二届研讨会论文集《中法语言政策研究》,进一步促进了中法及法语国家地区和谐语言生活构建与多元文化互鉴。研讨会期间,还将在首都博物馆举办为期一周的“中法语言文化交流与合作”成果展,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多媒体资料和生动实景,解读两国语言政策与规划发展、展示两国语言保护措施及文化多样性。

李宇明书记讲话

李宇明书记讲话

李宇明书记作为第二届中法语言政策与规划国际研讨会重要成果《中法语言政策研究》(第二辑)的主编参加了新书发布会并致辞。他表示,该书是中法两国元首开展中法语言年系列活动倡议的成果落实。论文的作者是中法两国语言政策的规划者和学者,他们把思想转化为文字,为两国政府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智力支持。他对中法两国政府的支持以及相关作者、编辑和翻译团队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

李宇明书记做了题为《多元文化与多语主义》的演讲。作为资深的语言文字研究专家,李宇明书记表示,文化多元化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如何维护文化的多元化,最主要的一个措施,就是要维护语言的多样性,我们应该在官方层面上自觉地提倡多语主义。多语主义包括六大核心理念:语言平等、兼顾语言的工具功能和文化功能、语言是文化资源和经济资源、维护弱势群体语言权力、提升国家和个人的语言能力、和谐语言生活。他提出,汉语和法语都是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重要的语言,也是地区性最重要的通用语言,两个国家都有浓厚的多元文化意识,也面临相似的语言问题,两国应该在语言政策、语言规划这些方面交流互鉴,关注多语主义,促进多元文化,为国际社会做出贡献。

曹志耘副校长讲话

曹志耘副校长讲话

曹志耘副校长主持“语言保护与文化多样性”分论坛,并做题为《跨越鸿沟——寻找最有效的方式》的报告。他提出,在中国,语言保护理念的提出虽然已有多年,但是语保理念未普及、未深入,行动未广泛、未成势。在学术界和社会之间、学者和社会大众之间,存在着一条鸿沟。他认为,语言保护要实现从“专家”到“大众”,从“官救”到“民救”,他针对当今中国的语言国情,提出了四种跨越鸿沟的方式。

我校校友白乐桑参会发言

我校校友白乐桑发言

我校校友木卡拉参会发言

我校校友木卡拉发言

作为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重要活动之一,“中法语言政策与规划比较国际研讨会”已于2012年、2014年、2016年分别在北京语言大学、法国卢浮宫和中国首都博物馆成功举办三届,我校也连续三次成为该会议的承办单位。在此次会议筹办中,我校孔子学院事业部、外国语学部、学生处等相关部门秉承以往成功经验通力合作,通过定期召开中法官方协调工作会议、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首都博物馆现场踩点落实等方式,从会议嘉宾邀请、会议论文的收集与整理、会议议程的设计安排到会议现场的布置都做了细致周密的安排,全面确保了会议的顺利召开,在中法人文交流的舞台上展现了“小联合国”的独特魅力,受到会议主办单位和参会嘉宾的一致好评。

自成立以来,我校依靠汉语国际教育和法语教学方面的学科优势,为中法人文交流与合作培养出大批懂得对方语言文化的优秀中法外交人才,其中包括著名校友法国驻华大使白林、法国国民教育部第一任汉语总督学白乐桑、法国新任汉语教育总督学欧德莉等等,他们毕业后带着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时所形成的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理念,在工作中积极推动中法两国的语言文化合作及双边关系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我校也有9位中国专家学者因为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杰出贡献被法国政府授予国家级最高荣誉的骑士勋章。2008年,我校与法国拉罗谢尔大学合作建立了孔子学院,经过8年的发展,该所孔子学院积极传播中国的语言与文化,支持当地汉语教学活动,并组织有关中国的活动,如电影节、书法、绘画及文化展览等,受到当地民众的欢迎。

语言是桥梁,北京语言大学在中法民间交往中充分发挥了纽带的作用。第三届语言政策与规划国际研讨会的召开拓展了中法官方在语言文化交流中的合作形式,将为我校进一步提高在欧洲国家的影响力、加深与法语国家地区的语言交流与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合影

合影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