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喜获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北京语言大学科研处网站
科研新闻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新闻 >> 科研新闻 >> 正文
校喜获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

发布日期:2011-12-01 访问次数: 字号:[ ]


 
我校喜获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
 
    日前,2011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评审结果揭晓,我校喜获一项一般项目:高明乐教授的《论元论——词汇语义与句法接口》,这是我校第二次获得此类项目。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旨在鼓励高校教师厚积薄发,潜心研究,勇于理论创新,推出精品力作。后期资助项目包括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要求申报的项目必须已完成研究任务的70%以上;申报时须提供已完成研究工作部分的书稿(或非纸质)成果;同时要求申请者所报成果尚未得到任何基金资助且未签署任何出版协议。
 
    项目简介:
    高明乐教授《论元论——词汇语义与句法接口》:
    论元是谓语动词的词汇语义所蕴含的语义角色和句法层面某些语类的结合体,它同时具有句法和语义双重特征。某个谓语动词的论元数目和分布形态是由该谓词的词汇语义蕴含决定的。谓词含有构成句子的句法和语义信息,谓词的语义关系需要有相应的句法形式来表达,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跨语言的普遍现象,因此,理论上讲,不同语言中意义相同的动词,其论元数目是大体相同的。从较早的特斯尼耶尔的配价语法到后来费尔默的格语法,都是建立在这种认识之上的。由于具有句法和语义双重特征,论元的语法性质和论元结构的构成形式对句法表现起着极重要的制约作用。研究证明,不同语言的句法论元和语义角色之间都存在着某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是由动词所蕴含的词汇语义信息所决定的。
    本文对论元及论元结构的语法特征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在对英、汉语料作了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于汉语论元的句法实现模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