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系列讲座(10)成功举行
| ||||
| ||||
11月21日下午,主楼南102教室座无虚席。这是由我校教务处、人文学院主办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系列讲座第十讲,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张伯江研究员为大家做了题为“语法观察和语法解释”的报告。 张伯江研究员从“语法感”这一话题切入,指出要研究汉语就一定要培养语法感,即(1)看到普通句子里不普通的语法事实(2)认识到看不见语法的地方其实都是语法(3)意识到汉语语法不是英语语法,而是有着自身的特点。 紧接着,张老师引用了吕叔湘、赵元任、沈家煊三位先生关于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关系的看法并提出了汉语中主语和谓语的关系与英语句法的论元观有很大不同。张老师用“云想衣裳花想容”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古语作为对于汉语中主语和谓语的关系是话题和说明的关系这一观点的证明,并引出了汉语的三种话题结构:事例话题(话题可以还原到原句中)、范围话题(话题限定一个范围)和框架话题(话题并不提供讨论对象,仅提供时间、地点等框架)。 最后,张老师介绍了语用推理的理论依据并提出理解话语时从行、知、言三域进行理解的重要性。 精彩的一个半小时后,张伯江研究员结束了今天的演讲。意犹未尽的听众们,踊跃地提出自己的问题、观点和看法,并同张老师进行学术上的交流、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张老师的演讲生动通俗,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