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下午,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中文系主任康丹(Daniel Kane)教授应邀为我校广大师生做了主题为“辽代汉语及北京话的起源”的学术报告。
本次学术报告是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科研处、人文学院联合主办的“国际文化讲坛”的第四讲,由科研处处长、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副主任张维佳教授主持,数十名北语教师和研究生、本科生认真聆听了康丹教授的学术报告。
康丹教授首先介绍了安史之乱以来,中国的东北方与中原地区长期隔绝,认为受北方少数民族语言影响,辽代黄河以北的北方汉语与黄河以南的南方汉语有了显著的差异。其次,康丹教授将辽代契丹文字反映的北方汉语语音与辽以前及辽以后的北方汉语语音进行了比较,认为辽代北方汉语语音和元代北方汉语语音相接近。最后,康丹教授指出现代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话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辽代的北方话。整个讲座过程中,康丹教授一直以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为大家讲解,思路清晰,论证有力。
康丹教授的学术报告引起在座师生的浓厚兴趣,大家围绕康丹教授的报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康丹教授回答了张维佳教授、李立成教授、陈卫恒副教授提出的问题。最后,张维佳教授对本次学术报告进行了总结,指出康丹教授的学术报告重要意义有两点:一是把现代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话的源头从《中原音韵》上溯至辽代北方汉语,提前了二三百年;二是从中可以了解南北汉语中口语和读书音的历史变迁。张教授认为类似的这些研究对于了解官话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