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协同训练的垃圾邮件过滤方法和装置-北京语言大学科研处网站
首页
成果概览
要闻链接
重要通知
部门概况
部门简介
联系我们
科研新闻
科研新闻
科研报告
项目管理
公示公告
当年立项课题
历年立项课题
课题简介
成果管理
重要成果展示
获奖成果信息
校级科研奖励
历年成果统计
知识产权
出版基金
规章制度
国家级科研政策
省部级科研政策
校级科研管理条例
学术委员会
学术委员会简介
学术委员会动态
学术委员会章程
学术委员会成员
委员简介
梧桐平台
梧桐创新平台简介
平台项目一览
平台动态
管理制度
下载专区
科研报告
学术交流
其他下载
重要成果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管理
>>
重要成果展示
>>
正文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协同训练的垃圾邮件过滤方法和装置
发布日期:2014-04-24
访问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专利名称】
一种基于协同训练的垃圾邮件过滤方法和装置
【专利号】
ZL 2011 1 0369697.6
【专利权人】
北京语言大学
【发明人】
徐燕、邱泳钦、李丹、周美林(后三位为本校学生)
【授权公告日】
2014年4月9日
【应用目标】
针对现在网络上利用热点话题进攻的邮件进行过滤。
【成果简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协同训练的垃圾邮件过滤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输入待过滤的邮件集合;根据邮件集合得到每个样本的特征向量,其中一个样本对应一封邮件;将每个样本的特征向量划分为第一特征向量子集和第二特征向量子集,第一特征向量子集中的特征来源于邮件头信息,第二特征向量子集中的特征来源于邮件内容信息;将第一特征向量子集和第二特征向量子集分别作为每个样本的第一视角和第二视角;利用第一视角和第二视角进行基于贝叶斯分类器的协同训练得到最终的第一分类器和第二分类器;根据第一分类器和第二分类器对垃圾邮件进行分类过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样例较少的情况下更加有效地对大规模数据进行分类预测和过滤。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