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词汇-语法教学资源平台喜获两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资助
| ||||
| ||||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正式公布了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的评审结果,汉语国际教育词汇-语法教学资源平台项目中的核心成员同时获得两项资助,它们分别是王治敏教授的规划项目“大数据背景下的词汇计量与常用词库建设”,和闻亭副教授的青年基金“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社会化过程研究”。 王治敏教授,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中心项目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在《语言教学与研究》、《中文信息学报》等核心期刊及语言学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部。“大数据背景下的词汇计量与常用词库建设”作为梧桐平台项目的研究目标之一,将充分利用统计技术,探索从大规模文本和上百位专家的调查统计数据中自动提取发现常用词语,构建面向全球一线教学的汉语教学基础词库。本课题将提供一种面向汉语教学的词语常用度的获取技术,能够精准提取用于汉语教学的常用词语。 闻亭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曾在《语言教学与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专著两部,教材三套,主持省部级课题一项。在教学上曾获得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社会化过程研究”以汉语第二学习者为研究对象,从言语行为、社会心理变化的发展过程两个角度描写、分析学习者的语言社会化过程,探讨从教学思路、教学手段上如何融入更多的社会、文化因素,促进学习者在语言层面上的发展,以及社会心理层面的认同。该课题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上突破了语法为纲、结构至上的体系,扩展了语法教学资源的思路,融入了更多的社会、文化因素,提出了语言教学的社会转向,这也是语法教学资源平台的创新与亮点。 本年度北京语言大学有六位老师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资助,其中2位是文学,传播学学科,4位是语言学学科,在语言学学科中,有两项出自本项目组成员申请的课题,占全校获批项目的33%,两个项目的成功申请,进一步验证了本项研究的科学价值,为梧桐平台顺利开展与成果鉴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